查看原文
其他

MAA × IAAC 系列 | 李素超

民生现代美术馆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2021-09-26
"六年以来,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已逐步扩大其影响力,共收到1359篇来自世界各地的稿件,影响力辐射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并产生了20位获奖者和92位入围作者。其中,中文获奖者9位,入围者41位。在 IAAC 奖项评选的同时,获奖者档案梳理工作也已逐步开展。以民生美术文献中心(MAA)为档案库,我们将有计划地搜集、整理历届获奖者曾发表的文章,装订成册后同其相关出版物和推荐图书系统陈列于 MAA。借此,全面立体地呈现写作者的个人思考与写作经验,提供深入了解 IAAC 优秀写作者成长与思考路径的渠道,使其写作与思考得以持续发酵IAAC 将保持对历届获奖者与入围者的关注与支持,持续滋养写作土壤,推动当代艺术的独立评论。"


IAAC 6 二等奖中文获奖者李素超于颁奖典礼上发表感言

李素超,2019年凭借《召唤光州之魂——作为艺术场域的光州前军事医院》一文获第六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二等奖。在第七届国际艺术评论奖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邀请李素超分享其私人书单并撰写简短书评,以供鉴阅。文末附李素超于2015-2019年发表的16篇文章清单。她的写作涵括广泛的与当代艺术相关的议题,尤其感兴趣于艺术与社会政治、集体和个体经验的关系的探索。

荐书


1

《鼠疫》

阿尔贝·加缪著

刘方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当新冠疫情在国内爆发时,有不少媒体平台都力推本书,在它出版七十余年后的今天因为一场瘟疫而被反复提及。疫情爆发前的一个月,我恰好读完这部小说,那时不曾想到书中的许多情节即将发生在我们的现实中。实际上,结合《鼠疫》的写作背景来看(彼时二战刚结束),加缪的“鼠疫”深具象征性;它是一部表面上讲瘟疫,实则揭示和剖析了荒诞世界中人类生活和意识形态的种种问题,并指出面对这些问题时人存在的意义。因此,不仅仅是瘟疫期间,阅读《鼠疫》在任何时候都是一场直抵人心的体验。“鼠疫”就是我们的生活,在其中加缪告诉我们该如何生存、如何抗争,他让我们透过《鼠疫》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爱和激情、坚持和隐忍、绝望和挣扎、信念和希望。小说的最后他写道,“在灾难中能学到什么,人的内心里值得赞赏的东西总归比应该唾弃的东西多。” 不仅是从主人公里厄那里,还从其他人物身上,都能看到那些值得赞赏的东西,他们总归比柯塔尔所代表的要多。对人性的洞察力加之平实的语言叙述,阅读本书的过程就好似有人为你打开了通往精神最深处的那条甬道,带领你在漆黑一片中踽踽前行。

 

 2 

《云游》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著

于是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


 

这部由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以及国际布克奖得主,波兰小说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于2007年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在10年之后(2017年),其英译本终面世,又在今年年初中译本刚刚出版。《云游》由116个速写、随想、当代故事、历史传说等长短不一的章节组成,是一部典型的托卡尔丘克所称的“星群组合”式作品。小说的时间设定跨越17至21世纪,围绕两个不断交织的主题——旅行和人体保存,以虚构的故事、发生过的真事、思想性的片段一圈圈排布,身体、旅行、飞行及运动的隐喻性和形而上等问题,都随着一位无名的女性旅行者的叙述而展开。相较于作者更早期的小说,如《太古和其他的时间》(1996)、《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1998)等,《云游》被认为更具哲思性且有着更为庞大的叙事和想象力,其非线性的、碎片化的叙事方式把读者带入一场大胆的冒险之旅。因中译本面世不久,我还未曾读过本书,却是我今年的书单中最想阅读的一部长篇小说。


 3 

Everything is Happening: Journey into a Painting

Michael Jacobs

Granta

2015


 

现藏于西班牙普拉多美术馆的《宫娥》(Las Meninas)是17世纪西班牙黄金时代享誉盛名的艺术家委拉斯凯兹最著名的一件作品,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复杂如谜的构图方式,成为艺术史上最为广泛讨论和分析的作品之一。两年前我去到普拉多美术馆瞻仰这幅画,在美术馆商店发现了本书。迥异于学院派的艺术史写作,艺术史学家Michael Jacobs将自己自16岁起对《宫娥》的挚爱、对马德里的特殊情感,与围绕着这件传奇作品发生的西班牙历史上的种种事件的生动讲述都融进了本书中。该书是作者一生与《宫娥》的因缘故事,在他生病期间一直持续本书的写作,直至作者去世时书还未完成,仿佛一生的时间仍不够用来述说这幅伟大的作品。他的好友Ed Vulliamy写了前言、介绍和尾声,补充了这幅作品的具体信息和Jacobs致力于这本未竟之书的过程细节。一件油画、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段历史、作者本人和其他许许多多的人,他们似一个个分散的点,在本书中以一种感伤的方式紧密地串连成线。比起福柯在他著作《词与物》开头篇章对《宫娥》的分析,本书富有明显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是我们真正进入这幅充满迷思的作品的领路者。


 4 

Dirty Drawing: The Sex Issue

FUKT #16, Magazine for Contemporary Drawing

Revolver Publishing

2017


FUKT是一本专注于当代绘本的年刊杂志,于1999年在挪威创刊,2001年起迁址德国柏林,通常于每年9月发行,以其精美的视觉平面设计著称。每一期,围绕不同的主题风格邀请艺术家们为杂志作图。第16期FUKT杂志是我在一个独立书展上偶然看到的,这一期以性为主题,包含了如Tracey Emin、Marlene Dumas、Keith Haring、Patrick Angus等23位艺术家所作的情色主题图画。其中有大胆的场景描绘,有隐晦的性暗示和幽默的小则漫画,还有艺术家根据自己亲身经历而作的插图,比如Ulli Lust的一则以号称柏林最野俱乐部Kit Kat为背景的卡通漫画。其中的轻松、幽默感及其开放性让成年观众可以在当下收获难得的放松和愉悦。


 5 

《红书》

[瑞士] 荣格(C. G. Jung)原著 

[英] 索努·沙姆达萨尼(Sonu Shamdasani)编译

周党伟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荣格那些记录个人梦境和幻象的书籍——《黑书》与《红书》早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尤其以《红书》(拉丁文原名《新书》Liber Novus)最为神秘、全面且晦涩,基于此,荣格在日后发展出一整套分析心理学理论。《红书》的原手稿分为两卷,内容为对多年间荣格所遇梦境场景、人物、事件的追忆以及他所绘制的幻象图案的收录与分析。本书创作于1914年到1930年间,那时他刚与导师弗洛伊德决裂,一度备受幻觉折磨而濒于精神崩溃。后来荣格曾如此谈及此书:“我跟你谈到过那段岁月,追寻内心图像的那些年是我此生最重要的时光。其他一切皆发源于此。这本书就始于那时,在那之后的枝枝节节几乎无关紧要。我的一生都在阐释那些意象,它们从潜意识中迸发,像一条深不可测的河流,在我的内心泛滥,几乎要毁灭我。这些已超出我的一生所能承载。后来只是一些外在的现象、科学的阐述与生活的融合,而包孕一切的神奇开端就在那时候。”之所以这段时期推荐本书,因为它不是一本在被忙碌的工作和社交生活所占据之时能够阅读进去的书,它是一部深受幻觉困扰之人的世界的再现与精神呓语,其中充满了宗教、神秘学、炼金术、古代文字符号的种种意象,只有在每日安静居家的时间里,才能任自己的意识随着荣格缔造的这股潜意识之流飘荡。


 6 

《二手时间》

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著

吕宁思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最近一位好友极力给我推荐本书。苏联解体距今已近30年,这一巨大的社会变动给许多个体和家庭带来的影响仍在持续但逐渐被社会遗忘。由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俄罗斯著名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创作的《二手时间》通过口述采访的方式,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身处各阶层人们的现实生活变迁和思想变化。从军官、学者到清洁工,来自各个阶层人物的口述似一面面微小的碎片,拼凑出一个宏观的时代图景,为这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赋予了人性的面孔。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采访了生长于理想之下的俄罗斯人和今天的俄罗斯人,以及阿塞拜疆等前苏联国家的普通人,呈现他们的生活细节与所感所想。诺贝尔文学奖如是评价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写作:她的“复调书写,成为我们时代里苦难与勇气的纪念”。


 7 

Medieval Modern: Art Out of Time

Alexander Nagel

Thames & Hudson

2012


 

不同于传统的以时间为线索的艺术史写作,本书通过揭示那些跨越数个世纪的艺术实践的根本模式与理念,探索了中世纪艺术至20世纪现代艺术之间深层的连接。全书共20个章节,从圣像破坏(iconoclasm)、偶像崇拜(idolatry)到装置艺术、作为机构的美术馆等等,在这些章节里,Alexander Nagel从新颖的角度重思艺术史上几个关键的问题。他解释了现代主义的几大信条,诸如系列创作(serial production)、场域特定、拼贴、现成物、艺术的界限和创作者身份(authorship)等,是如何在前现代时期就体现出来以及它们如何在新时代改头换面。书中的讨论含括中世纪大教堂与1920年代包豪斯运动,文艺复兴时期的祭坛画与现代主义对结构和画面的关注,拜占庭与极简主义的关联,圣迹与现成物的相似之处,等等,以一系列创新的论点重构艺术史框架。由此可见,艺术史并非仅仅时间上的线性叙述,它更像一张巨大的织网,其中每一个节点都以各式的途径相互连接。


发表文章


《“书”之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家书》

《黄汉明:艺术不一定是“美”的》

《苦涩的甜蜜:艺术家冈萨雷斯-托雷斯(Felix Gonzalez-Torres)和他的“完美爱人”》

《时间的记录者》

《行将消退》

《极简主义与赛博朋克》

《历史记忆的当代想像》

《俱乐部文化、唱片骑师与艺术家》

《安迪·沃霍尔、地下丝绒与妮可》

《实体之上:汉斯的策展方法论对话Hans-Ulrich Obrist》

《科技之下的“美好生活” 首尔媒体城市双年展》

《1968的五十周年》

《新的观看之道 | 专访艺术家夸尤拉》

《包豪斯与现代主义绘画》

《个体的颂歌——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谈心跳博物馆》

《像一块干的海绵——李青“后窗”在荣宅》


如何取阅


纸质版文章及推荐书单中的中文图书均已陈列在民生美术文献中心,欢迎各位前往取阅,记得带好有效证件哦。





获奖者简介


李素超 | IAAC 6 二等奖中文获奖者

李素超,毕业于格拉斯哥大学伦敦佳士得学院,获艺术史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上海,是一名艺术写作者、编辑、译者,文章发表于Artforum中文网、《艺术界LEAP》《典藏》、Ocula、Arthub Asia等多个艺术媒体平台,同时为艺术刊物、机构及活动担任翻译。




粉丝福利


为答谢各位小伙伴长期以来对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支持与关注,
美术馆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小福利。
文末留言分享
您对美术馆活动、展览、发布文章的思考或建议
每周五前留言获赞前3者即可前往美术馆领取五个口罩哦!

 🛎 

  特别提醒   


展览“杨诘苍:三魂七魄”

将延期至4月30日,展览免费,无需预约


近期观众观展现场




Reading Recommendation

推荐阅读


① MAA × IAAC 系列

🔗 MAA × IAAC 系列 | 王欢、董宇翔🔗 MAA × IAAC 系列 | 张涵露、刘加强🔗 MAA × IAAC 系列 | 蒲英玮

② IAAC 6 获奖文章

🔗 First Prize - 噢,漂亮的东西
🔗 Second Prize - 召唤光州之魂——作为艺术场域的光州前军事医院
🔗 Second Prize - 帝国遗产——论《踱步:七十年的走过》与其缄默
🔗 Second Prize -库克船长的新衣

③ IAAC 6 颁奖典礼回顾
🔗馆长致辞
🔗投稿情况及获奖文章点评🔗艺术批评教育的角色定位

④ MAA 文献推荐

🔗 用7本书开启“鼠(书)”于你的一年

🔗 36位艺术大师的精选课堂

🔗 向京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